如果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四年前,相信大家和我一样,都曾经被人与人之间无数温暖所打动。在2020年3月5日,有一张被称为“最美夕阳”的照片火遍全网。因为,有一个感人瞬间被大学生志愿者记录了下来,那是在援鄂医疗队的医生护送一位87岁的患者回病房的路上。照片里,老人手指夕阳,医生驻足眺望,二人共同欣赏落日余晖,享受着战胜病魔的胜利。这张被《人民日报》称赞为“2020年最治愈瞬间”的照片,不仅温暖、感动了那时还是一名高中生的我,更是在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刻,为大家点亮了希望的光芒。
两年后,我升入大学,我在校史馆里再一次看到了这张照片,才知道这张照片原来是我的学长——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志愿者甘俊超拍摄的。他是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中的一员,他们这个群体从2003年起就秉承着“立足武交,服务社会,无私奉献,共同进步”的理念,用行动在“本禹志愿服务队”志愿服务平台上,持续开展了“阳光培智活动”助残、“道能义工”助残、“善行100”解困助学等志愿活动。
他们的故事激励了我。所以,我沿着前辈的脚印,走上了志愿之路,参与了文明创建、会务组织等活动。这些活动让我内心暖流激荡,觉得用实际行动关爱身边的人和事,很有意义。但有时也会感觉志愿服务单调,甚至有些枯燥。
不过,在去年3月,我跟随学长前往了武昌区的青年自闭症患者帮扶中心“守望星园”,在这次志愿活动中,我对志愿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。
那里的外观和幼儿园很像,但里面却多十多岁、二十多岁的自闭症患者。当时,看着与我年纪相仿却又如此不同的他们,我的心情无比紧张。
记得那天我一直在帮一个小女孩做手工,过程中,她一言不发却手脚麻利,不一会,就做出了一张张漂亮的剪纸,而我却显得有些手忙脚乱,看着始终安静的她,我以为自己的到来毫无作用,心中难免有些失落。但当我们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的时候,她忽然走到我的面前,跟我说出了今天的第一句话:“哥哥,你下次你们会准时来吗?”
这一刻,我心中的失落感瞬间被驱散,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生苦难的惋惜。我想为什么同样是在风华正茂年纪,我们可以自由地享受这美好的世界,而他们却被命运无情地困住。所以,我决心一定要为他们做些什么,我想让更多的人来了解、来帮助这个群体。
大二,我成为学院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后,我带领志愿者团队筹备了一场关于“守望星园”的爱心义卖活动。短短两天,我们将孩子们精心做出的手工艺品几乎卖光,更重要的是唤起了身边人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和支持。
一位远在青海的学姐在网络留言说道:“做了2018、2019两年的守望星园志愿活动。感觉教他们画画,帮他们义卖甜品的日子恍如昨日”。没有想到,我居然能和我素不相识,还相隔千里学姐因为这一件事有了交流。
原来我们从事这项志愿服务已有八个年头,是一批批的青年的我们用青春在接力。八年来“星星”还是那些“星星”,但志愿者却换了一批又一批,因为我们每一个人“不缺席”的青春,才让陪伴驱散了孤独,让真诚换来了微笑。
因为这段难忘的经历,我也明白了——一个敢打敢拼的青春,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青春。正如习总书记所说:我们“要善于从走过的路中汲取智慧、提振信心、增添力量”。所以,面对生活,我们与其在自怨自艾之中虚度青春,还不如主动出击,用自己的行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,让青春变得更绚丽美好。
刚刚我的故事,其实只是学校志愿者们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学校志愿者们定时定点开展了各项志愿服务,成效突出,曾先后获评“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队”“湖北省青年志愿者工作优秀组织单位”“全国高校公益实践合作基地”等荣誉称号,涌现出了“湖北省西部计划典型人物——江洋”等优秀青年志愿者,而他们的故事也深深吸引着我。
明年等我毕业以后,我想和他们一样,到西部去,到乡镇去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,用青春去奔赴万丈理想,在祖国的大地上展翅翱翔。